烟台每年有300例矮小症儿童 4岁是生长分界线
在平均身高不足130厘米的“矮小症”人眼中,这个世界似乎有些过于高大了,矮小令他们在求学、工作、恋爱的路上困难重重。在山东烟台,每年确诊“矮小症”患者近300例。
7岁女童身高不到1米
2月28日上午,在烟台山医院儿科门诊,7岁大的女孩小鑫(化名)依偎在母亲身旁,一言不发。其母陈女士无奈地告诉,女儿身高不到1米,比同龄孩子矮了一截,平时也没少给她补营养品,增高药物家里买了一堆,可是始终不见孩子长个,让家人感到很头疼。
陈女士强调,自家有矮小症病史,母亲和姐姐身高均在1.3米,小鑫一出生,全家人就特别关注她的身高,小鑫一周岁时,家人就发现她长得比同龄孩子小,今年都7岁了,身高和正常两周岁的孩子差不多。据该科室副主任医师李海燕介绍,烟台市矮小症患者有增多趋势,已成为继肥胖、早熟之后又一个危害儿童健康的大敌。但由于家长一直认为矮小症无法治疗,导致前来接受治疗的患者并不多。除遗传、营养状况外,生长激素缺乏、性早熟、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及颅脑肿瘤等也是导致身材矮小的因素。
4岁是生长“*金分界线”
采访中了解到,在烟台地区,“矮小症”的孩子占烟台地区总人口的3%左右。引起“矮小症”的原因一半多是因为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如果不进行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最终身高只能达到1.40米左右。
烟台山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李海燕介绍,判定儿童矮小有一条*金分界线,那就是4岁。因为不论男童还是女童,4岁左右其体内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已基本形成,饮食、睡眠习惯也已逐渐形成,从身材上也可以看出是否存在着缺陷,这些条件对今后的生长发育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李海燕提醒说,婴幼儿0岁—1岁比其他孩子矮25厘米,1岁~2岁比其他孩子矮10厘米,2岁后比其他孩子矮5厘米,家长就应该带孩子上医院检查。需要提醒的是,在身高增长的最后阶段—————骨龄即将闭合的有限时间内,合理应用药物如生长激素进行治疗,就能促进孩子身高的增长。家长千万不要盲目等待或尝试服用各类保健增高产品,市面上的保健增高产品成分不明,不但不能改善孩子身高,反而会促进骨龄成熟,最终耽误了孩子。
3~12岁是干预最佳时间
据了解,每逢寒暑假期间,毓璜顶医院儿科和烟台山医院儿科都会迎来学龄儿童身高发育诊断高峰,一天矮小症门诊量能达到100人次以上,几乎比平时门诊量的3倍还多,其中,20%的矮小患儿和娇娇一样,家中有矮小症病史或内分泌代谢造成。
烟台山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嵇玉华表示,临床上导致矮小症发生的原因有多种,除了极少数遗传等因素外,最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首先,慢性疾病导致身高发育矮小,比如患有心脏病、慢性肾炎、消化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其次,人体内分泌代谢等问题,比如脑垂体发育不良不能正常分泌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缺乏,患有肾上腺疾病等,人体因缺乏某种激素直接影响身高或影响第二性征发育;第三,临床上家长容易忽略的一大原因,如果纠正不及时,这种孩子最终会成为真正的矮小症患者。
嵇玉华提醒,3~12岁是干预孩子矮小的最佳时间,矮小症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费用越低,如果孩子长期低于同龄儿童半个头、一直坐在班级第一排、一年长高不到5厘米,家长最好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