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脓肿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40516
TUhjnbcbe - 2020/7/17 14:50:00
女人脸上长白癜风

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在重症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02年5月-2013年5月该院收治的接受腹腔穿刺或手术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共58例,其中34例接受腹腔穿刺蚩管引流术者(设为观察组)和24例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者(设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4.082及-10.194,P2=11.225及6.971,P2=6.971,P中国论文


[关键词] 早期;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重症急性胰腺炎


[中图分类号] R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b)-0032-03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过程变化很大,由胰腺间质水肿改变为主,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较轻,预后良好的几乎为一自限性疾病过程,到胰腺以出血和坏死为主、症状和体征表现重、并发症发生率极高并由此导致的高死亡率的凶险过程,此时为重症胰腺炎,重症胰腺炎发生后的前2周,约有30%~50%的患者出现胰周液体,病情不足以构成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及引流术的指证,而全身情况很差,估计不能耐受开腹手术者,需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此外,单发和无明显分隔的诊断明确的胰腺脓肿或保守治疗6周以上未消失、直径>6的胰腺假性囊肿,又或有明显症状、伴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胰腺假性囊肿均需实施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为探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在重症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分析2002年5月-2013年5月间该院收治的接受腹腔穿刺或手术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共58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接受腹腔穿刺或手术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共60例,包括36例接受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者(设为观察组)和24例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包括男22例、女14例,年龄为24~72岁,平均年龄为(48.91±12.66)岁,包括急性液体积聚11例、胰腺脓肿17例、胰腺假性囊肿8例。对照组包括男13例、女11例,年龄为23~72岁,平均年龄为(47.65±13.08)岁;原发病包括急性液体积聚7例、胰腺脓肿11例、胰腺假性囊肿6例。该组排除有凝血功能障碍者、严重肝肾功能衰竭者、严重心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禁食水、心电监护、吸氧、胃肠减压、静脉输液,快速补充血容量、抑制胰腺外分泌功能、抗感染及促进胃肠功能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具体方法如下。


1.2.1 物品准备影像监视没备包括CT机、B超机;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包(环氧乙烷灭菌)内含:留置引流导管、内芯、连接管、固定夹、固定贴膜、开皮刀、非吸收性外科缝线(带针)、中单、孔巾;无菌手套;引流袋;5mL无菌注射器;利多卡因;络合碘消*液。需冲洗者准备无菌剪刀、连接管、冲洗药液、无菌贴膜、0#针头。


1.2.2 操作方法首先行CT或B超了解液体积聚的部位距皮肤距离、范围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设计好安全的穿刺路径,于皮肤选定穿刺点并作标记。打开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包,戴无菌手套,严格消*铺巾后,于穿刺点局麻,据选用穿刺管径用开皮刀切开皮肤约1~1.5至皮下,使用带内芯穿刺引流导管白皮肤切开处按预定方向穿刺,穿刺到位后可见腹腔内积液回流至引流导管,推出部分内芯,再送管约3~5,拔出内芯。使用固定夹及缝线将导管固定于皮肤后贴膜覆盖。对于需冲洗者,在距皮肤约10~15处用10#针头在引流导管上打一侧孔,用无菌剪刀剪断连接管一头,并修剪为斜面,测量侧孔至引流管前端的距离,将连接管斜面端白侧孔置入引流管内,使斜面与引流管前端相平。侧孔处无菌贴膜覆盖以固定。连接管接冲洗药液即可开始冲洗。CT引导穿刺过程中,可多次扫捕以保证穿刺径路准确,术毕复杏CT或B超确定引流管位置。


对于积液性质粘稠或为脓性者,尽量用较大的引流管(14~16F,甚至18~20F),且术后可接负压吸引,并注意经常冲洗引流管以保持其畅通,如引流管经常被坏死组织阻塞,可重复以上穿刺操作。穿刺引流期间,应根据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观察临床表现及影像学上的变化。如体温、血象恢复正常,脓腔基本消失,每日引流液量2检验。2结果2 1两组患者康复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康复情况比较见表1,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2及-10.194,P0.05)。观察组有2例腹腔穿刺效果不满意,转为手术治疗,获得治愈,不纳入比较分析。


2.2 继发腹腔感染情况


术后出现继发腹腔感染情况为:观察组2例(5.8%),对照组7例(29.2%),观察组继发腹腔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25,P2=6.971,P2=11.225及6.971,P

1
查看完整版本: 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