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用心守护生命、用爱延续生命”
by医院重症医学科
年3月,一则新闻被刷屏了—“医院顺利救治一例H7N9极危重患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新华网全英文版面向世界发文,随后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地传播,成为世界医疗界热议的话题,彰显了中国医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救治H7N9极危重患者的技术与能力。
年9月,一条“长沙男子心脏停跳85分钟被救活,昏迷28天奇迹苏醒”的新闻登上中华网头条,并被中央电视台采访报道,同时被提名“湖南十大科技新闻奖”评选榜单。它创造了医学史上的两大生命奇迹,心肺复苏85分钟、活了,昏迷29天、醒了!
这,就是我们的ICU—医院重症医学科,一个人才梯队完备、学术水平突出、医疗技术精湛、科研实力雄厚的优秀团队,在25年的风雨中,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稚嫩到成熟的艰辛奋斗历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我的ICU//医院重症医学科//
一、技术设备精良
年,我们的ICU诞生了,是我省建立最早的ICU之一。如今已拥有33张床位,配备有层流病房、正压病房和负压病房。我们拥有最先进最精良的仪器设备。我科顺利开展了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技术、B超引导下的胸腹腔微创穿刺置管术、危重症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重症超声)、床旁超声引导下腹盆腔脓肿穿刺技术、腰椎穿刺及活检、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等二十余种重症专科技术。每年开展支气管纤维镜治疗余例、有创血压监测余例、B超引导下的胸腹腔微创穿刺置管术余例、连续性血液净化近小时、呼吸机辅助呼吸近0小时。我们坚持以临床为根本,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和科研分析,总结出了治疗胰腺炎的特殊疗法:徒手留置鼻空肠管并滴入清胰汤、外敷腹部、足三里穴位灸+穴位注射、灌肠、早期下床活动,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这些疗法,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数百名。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RRT)开展15年以来,广泛应用于肾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中*等疾病,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也应用于急性胰腺炎,尤其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取得良好效果。年收治危重症患者余例,治愈率达92%以上,已达全国先列水平。
二、人才梯队完备
25年的风雨兼程,锻炼了一代又一代的ICU人,如今,我们已成为一个现拥有工作人员74名的优秀团队,其中医生17名,护士57名。正教授4名、副教授6名、博士2名,硕士19名,重症专科资质(5C)培训医生15名,ICU专科护士21名、呼吸治疗师18名、国际伤口师1名。科室每年都会选派医护人员外出学习新理念新技术。ICU全体医护人员秉承“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坚持“高效、准确、快速”的服务理念,严格执行疾病诊疗常规和危重病抢救流程。ICU的医护人员各怀绝技,重症胰腺炎的中西医诊治与研究、心肺复苏抢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诊治、危重症的诊治及气道建立、呼吸治疗、血液净化多发伤、心脑血管危重症的诊治、院前急救培训与应急救护普及工作等技术都已成熟。我们肩负着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医疗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灾难事故的救治救援工作。从非洲埃博拉病*、SARS、禽流感到矿难、火灾、地震,每个战场都有我们的身影,并获得无数荣誉。周煦主任在年荣获国家卫计委颁发的H7N9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甘晓庆护士荣获湖南省卫计委颁发的湖南省应急技能竞赛一等奖。
甘晓庆
湖南省应急技能竞赛一等奖
周煦
全国
H7N9防控先进个人
彭韵玲
赴塞拉利昂
抗击埃博拉先进个人
三、科研学术硕果累累
我们的ICU是中国--加拿大呼吸治疗师培训实践基地,也是湖南省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近5年来,共开展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7项,主持省科技厅、卫生厅科研项目12项,发表论文篇,其中SCI4篇、中华或核心期刊12篇,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1项,主编和参编专著3本。科技成果获得多个奖项,其中“基于改善患者预后的外科重症患者个体化肠内营养技术与并发症防控策略研究”获得第一届湖南省护理学会科技奖一等奖,“肝胆胰外科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现状及重症患者的血糖控制”获“第四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三等奖”。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科研学术硕果累累,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总结出一套套危重症诊治方案,医疗护理水平不断提高。
我的ICU
岁月变迁,力拔山河之*;四季交替,映倒日月乾坤。这便是我们的ICU,始终恪守着“用心守护生命、用爱延续生命”的诺言,不忘ICU人的责任和使命,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石晶
投稿专用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