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全球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也是我国目前髙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医院正在进行多项胃癌一线治疗的临床研究,研究相关药物及检查均免费提供。
01
一项比较甲磺酸特拉替尼片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XELOX方案)与安慰剂联合XELOX方案一线治疗HER2阴性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GEJ)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II期临床研究
入排标准
筛选时年龄≥18周岁且75周岁;
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认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HER2阴性(或HER2状态不详)的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
既往未接受过针对晚期肿瘤的标准化疗方案,辅助或新辅助化疗必须至少停止6个月并且6个月内无复发或疾病进展;
随机前6个月内无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腹部瘘以及非胃肠瘘、胃肠道穿孔、有临床意义的肠梗阻或腹腔脓肿病史
02
一项比较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MK-)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化疗与安慰剂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化疗作为HER2阳性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III期、随机、双盲试验(KEYNOTE)
入排标准
年龄:18岁及以上;
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诊断为既往未曾治疗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或转移性HER2阳性胃或GEJ腺癌;
具有可测量疾病,定义根据RECIST1.1,由中心研究者确定;位于既往放疗区域的肿瘤病变如果已经出现疾病进展,则认为是可测量的病灶;
在第一次试验治疗前3天内,ECOG评分为0或1;
预期生存超过6个月;
有充足的脏器功能;
03
一项评价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BAT)联合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XELOX)治疗EBV相关性胃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Ⅱ期临床试验
入排标准
年龄18至75周岁,性别不限;
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胃腺癌(GC)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GEJ)的患者,存在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病灶或转移的证据;
HER2阴性。
经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BERs(EBER-ISH)诊断为EB病*相关性胃癌;
既往未接受过针对晚期或转移性GC/GEJ的系统性治疗;既往针对GC/GEJ接受过辅助或新辅助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或放化疗)的患者,其最后一次治疗必须在首次研究治疗前至少6个月完成。姑息性放疗必须在首次研究治疗前2周完成;
04
信迪利单抗或安慰剂联合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XELOX)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性或转移性胃及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多中心、III期研究(ORIENT-16)
入排标准
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性或转移胃及食管交界处腺癌(包括印戒细胞癌、粘液腺肝样);
年龄≥18周岁且≤75周岁;
ECOGPS评分为0或1分;
既往(新)辅助化疗/辅助放疗结束时间至疾病复发时间>6个月;
针对局部病灶(非靶)进行姑息性治疗结束时间至随机入组>2周;
根据RECISTv1.1版,至少一个可测量病灶或可评估病灶;
能提供距筛选知情同意书签署6月以内存档病理组织或新鲜病理组织用于PD-L1检测并能获得检测结果;
具有充分的器官和骨髓功能;
05
卡瑞利珠单抗(SHR-)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序贯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胃癌(GC)或胃食管交界处癌(GEJ)的随机、开放性、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
入排标准
年龄:18岁及以上;
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胃癌(GC)或胃食管交界处癌(GEJ)的患者,存在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病灶或转移的证据,且组织学检查证实主要为腺癌;
既往未接受过针对晚期或转移性GC/GEJ的系统性治疗(包括HER-2抑制剂);
ECOG体力状况评分为0-1分;
有符合RECIST1.1标准的可测量病灶。
目前我科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
胃癌
一项在接受术后辅助性化疗的胃癌患者中开展的多中心、双盲、随机研究;
信迪利单抗或安慰剂联合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XELOX)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性或转移性胃及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双盲、多中心、III期研究(ORIENT-16);
一项比较甲磺酸特拉替尼片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XELOX方案)与安慰剂联合XELOX方案一线治疗HER2阴性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GEJ)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II期临床研究;
一项评价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BAT)联合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XELOX)治疗EBV相关性胃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Ⅱ期临床试验;
一项在铂为基础的一线化疗有应答的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中开展的比较BGB-与安慰剂作为维持治疗的3期、双盲、随机研究;
卡瑞利珠单抗(SHR-)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序贯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胃癌(GC)或胃食管交界处癌(GEJ)的随机、开放性、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
评价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抗-MMAE偶联剂治疗HER2过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单臂、开放、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
一项比较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MK-)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化疗与安慰剂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化疗作为HER2阳性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III期、随机、双盲试验(KEYNOTE);
肠癌
一项比较静脉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FOLFOX/FOLFIRI+/-贝伐珠单抗对比FOLFOX/FOLFIRI+/-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既往未接受过转移性疾病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随机、开放、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
重组全人源抗EGFR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治疗RAS野生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Ib/Ⅱ期临床试验;
重组抗EGFR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注射液(CMAB)联合FOLFIRI方案与FOLFIRI化疗方案单用一线治疗RAS/BRAF基因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开放、随机对照、多中心、前瞻性III期临床试验;
一项重组全人源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注射液(SCT)治疗经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治疗失败的RAS/BRAF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受试者单臂、多中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GB联合FOLFIRI对比GB在标准化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CRC)患者中的随机、开放、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
评估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液(KH)联合FOLFIRI二线治疗不可切除的复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Ⅱ期临床研究;
肝癌
一项比较BGB-A和索拉非尼作为一线治疗用于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3期研究;
Pembrolizumab联合最佳支持治疗对比安慰剂联合最佳支持治疗作为二线治疗用于既往接受过全身治疗的亚洲晚期肝细胞癌受试者的随机、双盲、III期研究(KEYNOTE-);
一项PT-注射液单药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和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开放性I/II期临床研究;
在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治疗的HBV+晚期肝细胞癌(HCC)受试者中评估TORC1/TORC2双重抑制剂ATG-的一项2期开放性临床试验(TORCH);
胰腺癌
评价GB联合紫杉醇和低剂量吉西他滨在一线治疗失败的转移性胰腺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Ⅱ/Ⅲ期临床研究;
一项在既往经治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型(dMMR)实体瘤患者中评估抗PD-1单克隆抗体Tislelizumab(BGB-A)单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单臂、多中心、开放性、2期研究;
KN单药治疗dMMR/MSI-H晚期结直肠癌及其他晚期实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
评价索凡替尼治疗晚期非胰腺来源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
评价索凡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
其他
KN单药治疗dMMR/MSI-H晚期结直肠癌及其他晚期实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
在MSI-H或dMMR实体瘤患者中评估BGB-A有效性和安全性单臂、开放性、2期研究;
评价索凡替尼治疗晚期非胰腺来源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
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要求及研究的详细信息,请联系以下医生:
主要研究者:应杰儿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四上午);
研究者:徐琦医师、李晶晶医师、韦青医师;
联系-
点这里了解更多的临床研究和消化道肿瘤的最新进展
长按识别